当前位置:首页> 钢琴技巧 >小山村里建起西洋乐队,古稀老人用音乐改变了一座村庄的孩子

小山村里建起西洋乐队,古稀老人用音乐改变了一座村庄的孩子

2023-06-05 09:59:46

偏远贫穷的小山村里,古稀老人带着一群孩子组建起了一支乐队。在这里,好多人家的角落都能找到一把西洋乐器,人们日常劳作时,随口哼唱的竟是世界名曲……



一个来回600公里,她跑了整整五年


马兰村,坐落在河北阜平县城西南30公里处,。1997年,年过半百的邓小岚第一次回到这里,霎时间感慨万千。


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曾任《晋察冀日报》总编辑、社长,是新中国著名新闻人。1943,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邓拓率领《晋察冀日报》的人员,辗转于马兰村所在的太行山地区,并生下女儿邓小岚。邓小岚当时年幼,父母被迫将她寄养在老乡家中直到三岁。由于个人的身世与父辈的情结,邓小岚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眷恋。



进村后,当她说她来自北京、名叫邓小岚时,村里的老人一下子就叫出了她的小名,邓小岚的眼泪也一下流了出来:没想到时隔多年,村里人还记得她!


阜平是国家贫困县,偏远的马兰村经济状况可想而知。邓小岚看到村里破旧的村景,心里很不是滋味。更让她难过的是,唯一的一所小学破败不堪,小孩儿根本读不了书。


邓小岚动起了改善孩子们教育环境的念头,“多了做不了,起码给孩子们一个遮风挡雨的教室吧。”


邓小岚的生活并不富裕,跟弟弟妹妹一起凑了一笔钱。就这样,几间教室被翻修了,换了桌椅,换了黑板,墙面也不透风了。



学校翻修后,邓小岚几乎每个月都会回马兰一趟,看看有没有什么有没有什么缺少了。偶尔她还会住一段时间,就住在马兰小学的一间小屋里。


北京——马兰,一个来回600公里,邓小岚竟跑了整整五年。渐渐地,老乡都把邓小岚当作自家人一样。


邓小岚专门画了张村里的位置图,把谁家在哪儿都标了出来。“村里大部分情况我都知道。”邓小岚说,村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很可怜。这群孩子没事就在山里跑,哪也没去过。


邓小岚总是想多为这个村庄和孩子们做些什么。“老乡们养育了我,我一定要报答他们。”


马兰村小乐队


2003年的清明节,邓小岚回到马兰村扫墓。结束后,她把在一旁玩耍的几个小孩儿找了过来,说唱个歌,没想到这些孩子一首歌也不会。


邓小岚


邓小岚开始还不信,以为小孩儿是不好意思,后来她让孩子唱个国歌,结果只有两个小孩儿能跟着哼哼,调儿还不对。


“当时我特别心酸。”邓小岚说,”我从小就爱唱歌,也喜欢音乐,我觉得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了。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邓小岚,爱好音乐且具很高的音乐素养,几乎各种乐器都能弹奏。而且她坚信,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山村的孩子绝不应该与音乐绝缘。


邓小岚决定,把音乐带进马兰村。“我想尽我所能把这些孩子教好,让他们快乐,让这些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在物质上我的能力可能有限,但是至少在精神上我不会让他们觉得比别人差。


有了想法后,邓小岚很快将其付诸实践。可对于山村里的孩子,学音乐谈何容易?


马兰村的乡亲们穷的只能温饱,买不起昂贵的乐器。从不求人邓小岚开始“四处化缘”,把亲友们用过的手风琴、小提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和乐谱收集起来,都带到了马兰村。

 

乐器有了,可这些终日在村子里疯跑的孩子们,连乐器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更不懂乐谱。于是,吹拉弹唱全能的邓小岚决定每个月在村里住上一周,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识谱、拉琴。她拿起了粉笔,亲自教孩子们吹拉弹唱。


“小孩子你教一次,好长时间不去,就生疏了,就得有人督促他们。”邓小岚说,一到这个时候她就告诉自己要再过去一趟,再教一次。


邓小岚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慢慢地,孩子们学会了看谱、识谱,琴也开始拉得像模像样。邓小岚“乘胜追击”,在2004年组建了马兰小学乐队。反反复复一年之后,孩子们磕磕绊绊合奏出了第一首歌——《雪绒花》。


“那天,我和孩子们都开心得不得了!”邓小岚回忆道。


孩子们学习乐器


带他们去看外面的世界


孩子们渐渐跟邓小岚熟悉了,很愿意跟这个慈祥的老师一起唱歌。


邓小岚教给孩子们的多是世界名曲,比如《欢乐颂》、《雪绒花》、《念故土》等,也有她自己创作的童谣及有关马兰的歌曲,如《马兰童谣》、《美丽家园》、《题马兰烈士墓》等。


有时候音乐课在教室里上,天气好了,邓小岚就带着孩子们去山坡上唱,去瀑布前唱,从此以后,马兰村的铁贯山间不仅有孩子们顽皮的脚印,还回荡着山里孩子银铃般的歌喉。



有了音乐,整座学校甚至整个村子似乎都一下子有了生气。许多孩子家长受到音乐氛围的熏陶,干活时嘴上都哼着世界名曲。


邓小岚认为,音乐对于孩子们绝不只是单调生活的调剂品。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很容易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乐器能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音乐、体会到快乐,“说不定还可以拓宽他们升学和就业的路子”。


孩子们学习吉他、小提琴、手风琴等


跟着邓小岚学乐器的孩子越来越多,能参加演出的有20多个孩子。邓小岚经常鼓励孩子们:“等你们把琴练好了,我带你们到北京去演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邓小岚的悉心指导,孩子们逐渐可以演奏出复杂的曲子,唱功也有明显提高。2010年8月,邓小岚带着马兰村小乐队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孩子们表演的器乐合奏《美丽的家园》和《欢乐颂》,赢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马兰村小乐队演出


渐渐地,邓小岚教小孩儿乐器的事儿传遍了周围的村子,其他村子的小孩儿也要跑来学琴,乐器不够就跑过来看别人学。邓小岚总是尽力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一有机会,也会带孩子们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2013年,“马兰儿童音乐节”在马兰村举行。这在乡村社会绝对是别开生面的大事,数千群众到场围观。很多家长都不敢相信,他们的孩子竟然能在舞台上演奏得那么好!



音乐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更塑造了孩子们健康、自信的性格。


邓小岚说,她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孩子们站在台上演奏的时候。“孩子们从一开始一首歌都不会唱,到现在站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教孩子们学音乐的这些年,邓小岚拿出了自己大部分的退休金,更耗费了无数时间和心血。如今她已年逾古稀,最挂念的是如何让小乐队办下去,让孩子们继续在学校里有音乐课可以上。


邓小岚奔走牵线,让学校跟河北大学结了对子,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会定期会过来当志愿者。邓小岚开心地说,“他们比我专业,学校也马上要开音乐课了。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这样的歌声一直保持下去。”


【歌曲:马兰的歌声】


胭脂河水长

从那天上来

要问去何方

宁静的村庄

宁静的村庄

沐浴着阳光

唱起这歌谣

铁贯山笑了

马兰,早安!



被问到为什么这些年一直坚持为马兰村的孩子无偿付出时,邓小岚深情地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眼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来源:善达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