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钢琴技巧 >家有琴童,酸甜苦辣自知

家有琴童,酸甜苦辣自知

2022-07-20 18:28:01

文/洪晰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提升,许多家庭都让孩子学习乐器,学习音乐。然而,学琴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说起琴童的进阶之路,家家都有一本自己的经。


小城琴童多 


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学琴热”,当时号称上海有“十万钢琴琴童”。经历了“”,许多家长为了培养下一代,不惜重金购买钢琴、小提琴、长笛……从那时起,少年儿童学习乐器蔚然成风。


当年,上海石化化工二厂的一批年轻家长分别让孩子学小提琴、长笛、黑管。他们每周带孩子乘火车到市区求学,不辞辛劳。这批孩子有的考入音乐院校,后来从事音乐专业。大部分孩子则接受了艺术熏陶,长大后,他们又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新一代琴童。


30年后,上海的钢琴琴童恐怕远远不止十万。石化小城,随处可以听见琴声,各种乐器培训机构也遍地开花。


笔者采访了几个小学生,据他们反映,班里半数同学都在学琴,从西洋乐器钢琴、提琴,到民族乐器二胡、古筝。


今年春节前,《新金山报》副刊刊登“秋天”先生的散文《琴声伴随新年好》。文章发表后,“秋天”突发奇想,在微信朋友群中倡议,让朋友们的孩子新年都来弹奏《新年好》。年初一,朋友群中视频纷纷亮相,琴童们用钢琴、二胡等演奏《新年好》,俨然一场小型音乐会。


苦乐自品尝


家长们不知何时达成共识——学乐器要有童子功,越早学越好。于是,在家长的意志下,许多孩子四五岁就走上了学习乐器之路。


琴路漫漫其修远兮,不管有没有天赋,不管是自愿还是被逼,一旦踏上了学琴之路,孩子的童年便与玩乐告别,他们的业余时间交给了手里的乐器,一遍又一遍练习。学琴带给家长和孩子的酸甜苦辣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00后”琴童桃子的学琴之路颇为坎坷。她五六岁时就被父母摁倒了琴凳上,面对一长溜黑白琴键,她先是兴奋,但没上几次钢琴课,便再也不肯去老师那里,父母只能作罢。过了两年,她又学习架子鼓,但也是和学钢琴一样,上了几次课,便宣告“无疾而终”。


等到桃子9岁时,父母认为女孩子要有一点业余爱好,不能再放任自流。于是,跟她认真地谈了一次,最后选了长笛。没想到,桃子对长笛情有独钟,父母再也不用催着她练习。桃子有强烈的表现欲,长笛老师搭准她的脉搏,让她参加各种公益演出、汇报演出。仅仅三年时间,她便取得了9级证书。


“90后”琴童伊尔二三岁时对音乐的敏感性较强,CD中的曲子过耳不忘。那时,金山石化还没有琴行,伊尔四五岁时,母亲带她来到西藏中路的音乐书店。伊尔看到钢琴非常兴奋,母亲便倾囊而出,将庞然大物搬回了家。没想到练了一个月后,伊尔哭着对母亲说:“我想学小提琴。”母亲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吼道:“不行!”


孩子年龄小,不识五线谱,伊尔的母亲便一个一个音符教女儿,有时伊尔粗心唱错,母亲的高八度嗓音吓得她头皮发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伊尔练琴时溜奸耍滑,时间在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中流逝。为了监督女儿,伊尔的母亲手里总是拿着一根打毛衣的棒针,这根棒针有两个作用,既是指五线谱上音符的指挥棒,也是弹错时打手的戒尺。每次练习,伊尔都泪水涟涟。面对母女俩的“战争”,伊尔的父亲只能在一边不停地喊“友谊第一,友谊第一”,。


伊尔的母亲则认为,没有一个孩子会自觉练琴,即便是贝多芬、傅聪、郎朗,也是在父亲的打骂中才坚持下来。此后,伊尔在棒针的敲打中考到钢琴八级,结束了自己的学琴之路。现在,她在工作之余,偶尔还会弹上一曲《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利娜》。她曾深有感触地对母亲说:“如果没有您当年的‘逼迫,我就不会有现在的艺术修养。’”


史先生家有二代琴童。第一代是史先生的女儿,“80后”的芊芊。芊芊五岁学弹钢琴,少年宫老师称她天资聪慧,于是只要芊芊一有空,母亲就拉着她坐上琴凳练琴。可天不遂人愿,芊芊对钢琴毫无兴趣。母亲软硬兼施,皆不能奏效。最后,在芊芊的苦苦哀求下,母亲只得忍痛割爱。一曲《雪绒花》成为芊芊的绝唱。


30年后,芊芊的女儿,四岁半的蔚蔚开始学琴。起初,芊芊想到自己学琴的痛苦经历,不想让女儿步她后尘。但有一次看见蔚蔚站在钢琴旁,小手指触摸到琴键的瞬间,芊芊思想斗争了一夜,最后下了决心,将自己的遗憾补回来,陪伴女儿一起学琴。


蔚蔚学琴很乖巧,心里有想法,不想弹了,从来不在嘴上表现,而是在手指上捣浆糊,芊芊看了,大发雷霆。蔚蔚的父亲不舍得女儿挨骂,便经常和芊芊为女儿练琴一事发生争吵。每当此时,蔚蔚总是一言不发地弹起那首《雪绒花》,夫妻俩瞬间偃旗息鼓。


经过反思,芊芊终于找到了让女儿爱上钢琴的妙法:不注重考级,重在培养兴趣。在母亲的熏陶下,蔚蔚在钢琴中找到了乐趣。


芊芊爸爸要出差了,那天正好是他的生日。清晨5点,楼下接他的车到了,他提着行李出门,只听见小房间传出《祝你生日快乐》的琴声。蔚蔚光着脚、穿着睡衣,她用琴声祝爸爸生日快乐。作为航天人的父亲带着女儿的祝福,含着泪离开家门,消失在曙光中。


学琴为哪般


有的家长是攀比心作祟,别人家孩子学,我家孩子也不能落下。带着世俗攀比心态让孩子学琴,对大人、孩子都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可能在学习上会落后于别人,干脆走艺术道路,期盼成名成家。


史先生则认为,音乐是幸福人生的乐园,要让孩子用心灵感受琴声,用琴声感悟人生。


大多数家长认为学琴只是为了让孩子提高艺术修养,并不打算让演奏成为孩子的终身职业。他们觉得学琴至少锻炼了孩子的注意力、耐心,能陶冶情操,有成就感。


从一个乐音到一首曲子连贯而成,需要练习几十遍,枯燥而乏味。孩子放弃娱乐而苦练乐器,值不值得?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成为李云迪、郎朗。这些,或许是琴童家长需要思考的。


作曲家、钢琴演奏家赵晓生的话可以给琴童的家长带来启示:“希望听见小朋友弹琴好听点、容易点、开心点、好玩点、喜欢点、投入点,自己和听的人都知道音乐在说什么。”



采访札记:


肖邦曾经说过:“我每天努力练琴十几个小时,最终世人用‘天才’两个字总结我所有的汗水。”学习音乐需要时间的积淀,譬如小小琴童学会演奏一首肖邦的变奏曲。


笔者采访文中的几位琴童,出生于不同的年代。“80后”、“90后”琴童的父母大都是“50后”、“60后”,,那时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没有条件学习乐器,于是,他们便将自己未竟的理想施与自己的孩子,往往对孩子学琴急于求成,甚至恨铁不成钢。


而“00后”、“10后”琴童的父母大都是“70后”、“80后”,他们有的本身就会演奏乐器,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乐器,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他们能用更理智、平和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并尊重孩子的意愿。


学习乐器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孩子们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在各行各业都奉“短平快”为圭臬的今天,学习音乐真可谓道阻且长。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启慧课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