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国乐新魅力:古今融合的创新与想象

国乐新魅力:古今融合的创新与想象

2022-06-26 18:04:37

▲“梅兰竹菊国乐专场”音乐会体现了民乐的大胆创新

说起二胡独奏,人们脑海里可能会出现一连串现当代经典作品:良宵、二泉映月、赛马、江河水、万马奔腾……但听了3月31日晚在深圳音乐厅上演的“梅兰竹菊国乐专场”音乐会后,对二胡作品的印象可能会被颠覆。

以“梅兰竹菊”代表竹笛、二胡、唢呐、古筝四大民族乐器的这场音乐会,展现出国乐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作曲、配器到演奏技法、表现形式甚至乐器本身的大胆创新。其中有多部作品发掘自敦煌古谱或古代艺术形象,又以现代的、西方的、先进的作曲手法塑造成型,并在独奏曲目广泛引入钢琴伴奏,呈现出当今民乐创作变革与进化的某种趋势。这趋势能否契合大众对民乐的欣赏新需求?当晚的现场气氛和听众的如雷掌声,似乎已经给了肯定的回答。

回到二胡。第一曲是高韶青创作的《二胡随想曲第五号——纳西》,这是作者多首随想曲中最具探索精神的一首。选此曲而非其他旋律感更强的随想曲,同样体现了这场音乐会的创新定位。而高韶青多年来在将二胡演技与西洋乐器融合以及向西方推介二胡作品方面不遗余力,效果直追3月30日音乐会的主角吴蛮,这个《纳西》就是一例。一段钢琴前奏和曲中屡屡出现的远关系临时转调,就完全是西洋手法。而大量的泛音运用及双音和左手拨弦,则借鉴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法。这给演奏者黄晓晴带来很大挑战。黄作为宋飞大师连续10多年的学生,成功越过了作曲家设下的重重障碍,展现了别样二胡的独特光彩。

由钟耀光同名长笛协奏曲移植而来的《胡旋舞》(戴亚改编)以及朱晓谷的唢呐独奏曲《敦煌魂》,则缘于对古代舞蹈和敦煌艺术的想象,最终演化为较大规模的现代作品。其中,《胡旋舞》是近年在笛子界已有较高知名度的高难曲目,由已经当上老师的学生辈李乐演奏。李乐基础扎实,运用滑音、快速吐音、循环呼吸等吹奏技巧,将神秘的西域风情通过多变的节奏、复杂的旋律呈现给听众,画面感十分丰富。他手中的八孔笛来自老师戴亚的创新,在传统竹笛的六孔上增加两孔,强化了竹笛的表现力,也让闲置了上千年的小手指派上了用场。笔者不由想起30年前见到的南京艺术学院蔡敬明老师发明的带金属按键的“新竹笛”。虽然“新竹笛”后来没有流行开来,但笛子界乐器改革的努力从未停歇,值得尊敬。

叶小纲创作的古筝独奏曲《林泉》,可谓清新脱俗,奔涌跌宕,用多种创作手段和高难的演奏技法,将自然界晦明更迭、晴雨接踵、清泉潺潺、恶风猎猎的生动景象加以细致描摹,给古筝的艺术表现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宋心馨功底好,善表演,表现出人琴合一、情音互融的美好意象。笔者这一代爱乐者大都听过刘文金的二胡名曲《豫北叙事曲》,此次演奏的是这位民乐大师生前创作的无伴奏二胡二重奏《火·彩衣姑娘》。刘老此曲一改长期沿用的传统路线而风格大变,透露其晚年依然旺盛的创新活力。宋飞师徒身着紫、青两色连衣裙玉立演奏,“风吹仙袂飘飘举”,细腻呈现出此曲热烈、浪漫、温柔、含蓄的丰富层次,从作品到台容都给人全新的艺术感受。

也有传统与守成,最传统者莫过于唢呐曲《百鸟朝凤》。虽然自己的老师刘英此次因故未来,但演奏者张倩渊已有足够的气场。她在两把苼的单薄伴奏下,仍将这首作品吹奏得五光十色,风火满台。笛子曲《秦川情》、四重奏《心雨》、古筝曲《汉江韵》等,都是用传统方法创作的旋律优美、民族风味十足的优秀作品。有尚不适应无调性或旋律感不强作品的听众在上半场结束时对笔者说,听到《心雨》,顿觉舒坦。

三位大师级表演艺术家戴亚、宋飞、王中山的演奏都掀起了高潮。虽然当晚四位获得过金钟奖的优秀学生表现亮眼,民乐后继有人的定心丸含在了听众嘴里,但青出于蓝尚未胜于蓝。三位老师无论是演奏技法、艺术表现,还是心态神情、舞台魅力,以及那种炉火纯青,都令听众拍案叫绝。

压轴曲目《敦煌回响》,因是此次音乐季的委约作品并“全球首演”而成为当晚最大亮点。由旅美著名作曲家周龙创作的这部二胡、古筝、笛子、唢呐、打击乐五重奏,从敦煌古谱和莫高窟壁画获得灵感,又由西部民歌“花儿”吸取素养,却用现代音乐的创作方法贯穿始终。构成中国传统旋律的五声音阶若隐若现,去调性的旋律和不协和的和弦四处流动。至少七八种打击乐器的轮番介入,强化了作品的多元色彩。纷繁的乐思,无尽的想象,令这首新作在演奏完毕后,仍在笔者心中“回响”。


本文转载于深圳商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