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经验】中国深度贫困县打造世界吉他“圣地”

【经验】中国深度贫困县打造世界吉他“圣地”

2021-12-24 01:26:58

“这种吉他,国际市场上每卖出两把,就有一把是我们公司生产的。”郑传玖指着一把正在装配的电吉他说。这是日本的著名品牌依班娜。这位曾经的贫困农民如今是中国最成功的吉他制造商之一。他担任总经理的遵义神曲乐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去年生产了45万多把吉他供出口,供应的有世界十大吉他品牌中的6个,客户分布在30多个国家。


郑传玖在指导工人生产吉他。

39岁的郑传玖按照外商提供的图样生产。“圣诞节前订单太多,目前出现了零库存。”他说。

被大山环绕,他的公司占地5万平方米,坐落在贵州正安县,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工人在生产吉他。

县政府为帮助当地百姓脱贫,建设了国际吉他园,现有29家像神曲这样的吉他生产厂家入住。正安已成为世界上最大吉他生产基地之一,年产500万把,产值50亿元。

神曲公司有600名工人,大都是附近村子的贫困农民。

“人们最早不相信像莫勒、马西纽这样的国际大师弹奏的吉他,是一群农民工制造的。”郑传玖说。

他不会弹吉他,却对生产一把吉他的186道工序很熟悉。他说,是寻求生存把种庄稼的手变成了造乐器的手。


吉他企业生产的吉他产品展示区。

吉他作为一种西洋乐器,40年前才逐渐在中国变得流行。

1993年,郑传玖的哥哥郑传祥离开正安,来到1000多公里外的广州,在一家台湾人开的吉他厂打工。后来郑传玖也跟来了。

“我的村子很穷。我的家庭不能支持我和三个哥哥完成中学学业。”他说。

正安县1992年遭遇大旱,村民需要整夜排长队,去接从喀斯特岩石中渗出的地下水。

在广州的厂里,郑氏兄弟学会了造吉他。老板欣赏他们的娴熟手艺和勤劳品质,把他们提升到管理岗位。2007年他们开了自己的吉他厂。

在2008年上海举行的一场国际乐器展上,他们获得了巴西第一吉他品牌塔吉玛30万把的订单。此后许多国际客户慕名而至。


贵州正安吉他园一生产车间。

“他们选择神曲,是因为我们的质量一流。”郑传玖说,厂里规定,一把吉他如不符合国际标准,就把它烧了,绝不降价出售。他们去过日本、巴西和欧洲学习管理和制造经验。

正安县党委书记邓兆桃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为祖祖辈辈困在大山里的老百姓创造了机会。

2012年,邓兆桃和正安的干部来到广州,劝说郑氏兄弟把生产线搬回家乡。“正安还没有工业,这是妨碍当地致富的主要因素。”邓兆桃说。

当时,正安有12.5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占全县人口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得7亿人摆脱了贫困。剩下的4000万人将在2020年前全部脱贫。

干部们承诺,为吉他生产者提供更好的贷款、厂房、服务等,帮助他们扩大生产。另外正安的温度和湿度也很适合生产吉他。

“我们决定回来,因为我们也想为家乡作贡献。”郑传玖说。

郑氏兄弟返乡后,更多外出打工的吉他从业者回来了。

“正安政府在我们资金紧张时提供了支持。”贵州贝加尔乐器有限公司32岁的总经理赵山说。这家农民工办的企业现在每天通过线上卖出2000把吉他,被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称作“互联网经济的生动案例”。

2015年,高速公路修到正安。赵山说,公司产品能在3天内到达北京客户手中。正安距北京直线距离约1500公里。


生产好的外销吉他。

“在正安,我能挣得像在温州的工厂一样多,更重要的是,我能每天回家照顾两个小孩。”27岁的神曲吉他女工叶欢说。

正安政府正计划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吉他博物馆,还要在学校中开设吉他课。

“我们希望今后世界上喜欢吉他的人都来这里看一看。”邓兆桃说。

县长吴起说,吉他工人的成功解放了当地人的思想,改变了他们曾经的保守观念。

“在中国,奇迹随时随地都能发生,只要我们发挥党的强大领导力,为勤劳而智慧的百姓做好服务。”他说。


来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