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渊源 >人生,简单的过,开心的活 | 古诗词里的琴意

人生,简单的过,开心的活 | 古诗词里的琴意

2022-06-21 21:47:58

点击上方“诗画天地”关注我们

你想快乐,就得活得轻松。


因为看重,所以心累; 因为看轻,所以快乐。


因为背负,所以痛苦; 因为放下,所以幸福。



简单,是一种境界。


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当我们对很多事情不再关心,只关心自己内心的时候,快乐就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有时候,站在床边看到日升月落,就觉得不枉此生。



简单,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都是天地的过客,很多人,很多事,我们都做不了主。


譬如流逝的时间,譬如走散的人,譬如无缘的情爱,譬如身后的事情。


《行香子·述怀》

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世界变得复杂,是因为你变得复杂。你简单了,世界就变得简单。


做个简单的闲人,即便没有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也一定有一本书,一盏茶,一友人。


生活的真相有时候就是触手可得的那些东西,早明白,早开心。



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和快乐,是复杂的产物吗?


必须有盛大的仪式,我们才能获得快乐吗?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唐·刘长卿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不需要盛大的仪式,热闹的掌声,只要去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哪怕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就可以从中得到快乐。


哪怕只是在湖边钓一钩清风。



简单,是一种韵致,一种情调。


我们需要朋友,烦恼时可以倾诉,开心时可以分享,孤单时可以做伴。


拥有真朋友的人,快乐可能来得更容易些。


《鹧鸪天·博山寺作》

宋·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有时候,人太复杂了,和人相处、成为朋友,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到了一定年龄,不会再委屈自己承受别人的情绪和看法。


所幸朋友的选择并没有那么狭隘。有时候,一只狗子一只猫咪,甚至案前的一盆绿植,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


这不是孤独,而是一种简单的追求,简单的快乐!



一颗平常心,让生活简简单单。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反倒成了一种幸福。


《龙标野宴》

唐·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青山依旧,明月依旧,一如我们小时候的模样。


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种简单的幸福和快乐,一直都在沉默地等待我们。


心若简单,世界便是童话。



我只想要少一点悲伤,多一点快乐。


我只想要少一点孤独,多一点幸福。


我的心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简单到极致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幸福,因为他们更加专注自己的生活。”


愿你也是个简单的人,简单地过,简单地快乐!


来自诗词天地

古诗词里的琴意



琴文化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关于古琴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有相如弹琴凤求凰,伯牙摔琴谢知音,美好的情谊造就美丽的传说,也给古琴平添几分光彩。古人云:“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琴具有“平和雅正、至纯至清”的特点,因而成为文人们钟情的对象,不论“琴棋书剑”或是“琴棋书画”之说,“琴”始终被列为首位。琴知雅意,翻阅卷帙浩繁的古诗词典籍,我们常能见到琴的踪影,虽时空阻隔,那美妙苍凉的琴音却依然从发黄的书册中泠泠传出。


诗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由古老的先秦祭祀礼乐发端,琴瑟之类早已不再是孤立的乐器名称,而深深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早在《诗经》时代,就留下了许多令人唏嘘赞叹的文学文本,其中寄托了丰富的情感。


用于社交。《关雎》一诗中描写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爱情之痛楚,心理之微妙,至今仍有极大的魅力,而其中对乐器的描写,如“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对结婚喜庆场景的描述。从诗意本身来看,此处应理解为男子为追求“窈窕淑女”而打算或已经付诸的实际行动:弹琴鼓瑟来向她表示友好,敲钟击鼓来使她快乐。还有《小雅·鹿鸣》中“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奏乐是结朋交友的极好方式。


用于咏怀。《郑风·女曰鸡鸣》中说“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小雅·常棣》中又有“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这两篇中的“琴瑟”均有抒情咏怀之功用。琴与瑟乃同类丝弦乐器,音质极为相似,弹奏时音调一高一低,演奏出的乐曲美妙、和谐、悠扬,因此琴瑟常被用来比喻夫妻感情和谐,一外一内共同劳作,使家业兴旺。




汉乐府: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汉乐府可算是诗歌史上的一个奇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初高祖时叔孙通定礼仪,同时“因秦乐人制宗庙乐”,以后汉朝的历代帝庙都有专用的乐舞。也许是托了音乐的福,乐府诗也格外兴盛。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从这首《古诗十九首》中,我们可以感知到“弦歌”的力量,“杞梁妻”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原型,一个悲切的典故,“慷慨有馀哀”则寄托了来自民间的老百姓的情怀,“但伤知音稀”,有多少人能听出歌者的苦楚呢?


乐府多哀歌。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里,写到一个与琴有关的女子:“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聪慧美丽、知书达礼的刘兰芝,最终被婆母与兄长逼迫得“举身赴清池”,与“自挂东南枝”的丈夫焦仲卿共同谱写了一出爱情悲剧,在人间久久流传。可“箜篌”这种古代乐器,至今却已失传。


还有一首《董娇饶》中写一位见人采桑折花的女子触景伤情,因而“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她本想弹完这支曲子,可是这支曲子太使人难过了,只有饮酒作乐,以解愁肠。




唐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唐诗中琴的“出镜率”很高。白居易是一爱琴懂琴之人,他诗中有“更无人作伴,唯对一张琴”、“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浅酌一杯酒,缓弹数弄琴”、“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等,琴俨然是他知心的伴侣。诗佛王维写到琴,常于淡静之中显出禅意,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诗鬼李贺笔下的琴则透着一股仙气:“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琵琶作为古琴的绝佳代表,频频出现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最有名的是《琵琶行》,白居易借一位弹琵琶的商人妇,抒发个人身世飘零之感,诗中对琵琶语的描绘千百年来依然让人动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在边塞诗中,琵琶则染上了沉郁悲壮的色彩,如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又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的这首《省试湘灵鼓瑟》,结尾两句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极其简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




宋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宋词里的琴意,当有豪放与婉约两种。


豪放如苏轼,他的《行香子》中道:“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其悠闲自在、其乐陶陶之态,尽在长琴壶酒之中。又有《采桑子》中写:“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命运坎坷的苏子,在“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时候,却能笑看世间事,细听琵琶语,他那旷达的身姿永远刻写于诗卷之中。


婉约当属李清照,她的《浣溪沙》中有“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此刻的瑶琴寄放了主人公春日寂寞、心意倦怠的情感。还有晏几道,一首《临江仙》让无数后人倾倒:“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上片用虚实相生之景,写别后的刻骨思念,下片怀人,“琵琶弦上说相思”一句,风格曲折深婉,意境朦胧含蓄,深得吞吐腾挪之妙。


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写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样的句子,则表现了一种绝世英雄的孤独与苦闷。

作者:湖北省团风县文联梅玉荣

点封面 读小说



























































专辑原创首发:现代诗3-5首;古韵10首以上

三种投稿方式: 

微刊底部【写留言】发作品     

投稿邮箱:1978227900@qq.com

主编四世同堂微信:sstt500609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