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关注上方 ↑ 公众号
走近俄罗斯美食、电影、美妆、文学、文化
走近中国人民大学2017级俄语本科班
本条推送看到最后有小活动哟~
Q:单簧管是什么?
A: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
Q:安东是谁?
A:安东是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17级俄语系一名优秀的单簧管演奏者(没有照片)。他致力于传播单簧管文化,希望大家都能通过他的演奏,了解单簧管并喜欢单簧管。
下面是安东对他今天要演奏的两首乐曲的介绍。掌声欢迎!!!
1.《苏北调变奏曲》
《苏北调变奏曲》,该作品被视为中国民族单簧管作品的开山之作。作品通俗易懂,运用我国本民族的五声音阶,旋律亲切、朴实、平易近人,曲调中式,具有很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作者用简洁的民间音乐语汇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幅乡间生活和劳动的场景,演奏者可以跟随旋律的呼吸去想像、沉浸在苏北农村的快乐生活。
为了让这部作品在演奏上更为突出的表现出单簧管的演奏技巧,使单簧管技巧在中国民族单簧管作品中更能发挥其特点,所以在乐曲里作者采用了西洋音乐写作中的变奏曲形式,使此曲完全符合单簧管的演奏要求,而在内容上则运用了中国的民间音乐曲调加以发展变化。西洋曲式构筑形式,中国音乐表述内容,两者的完美结合使《苏北调变奏曲》成了音乐创作中“洋为中用”的成功范例,是中国单簧管作品“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半个世纪以来,这首乐曲不但被国内的演奏者们所钟爱,也被世界其他国家的单簧管人士当作中国单簧管的代表作品加以了解和演奏。
主题部分,是全曲的精华,被浓缩成了一个微电影,讲的是“清晨,太阳冉冉升起照亮了整个生机盎然的苏北山林,两只小鸟叽叽喳喳的唱歌,打破了宁静的山村。不一会儿,整个山林都忙活起来,开始了新的一天。”作者运用中国的五声音阶,以简练的音符和大写意的手法向人们描绘了一幅乡村小景――山林里,成群的小鸟嬉戏;山村里,放学的孩子追逐玩耍。
张梧简介
我国著名的单簧管教育家、中国单簧管学会创始人之一,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张梧先生(1927-2005),天津人。
张梧先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批高质量的单簧管专业学生,向全国各地的重要音乐团体、各类院校输送了许多人才,为新中国的单簧管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也因之成为我国单簧管历史上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泰斗元老级人物而百世流芳。
张梧先生对中国单簧管事业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音乐创作,一生创作了许多单簧管音乐作品,其中他的《苏北调变奏曲》是中国单簧管音乐史的开端、起点和里程碑。在作曲上被后人视为“洋为中用”的典范。他也因之成为我国单簧管音乐创作的开山祖师而名存千古!
2.《婚礼之歌》_《伊凡·苏萨宁》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
《婚礼之歌》_《伊凡·苏萨宁》(为沙皇献身)五幕歌剧选段,罗森编剧,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谱曲,1836年12月9日在圣彼得堡首次公演。首演前的彩排时,尼古拉一世莅临观赏。由于他的命令,把剧名改称《献给沙皇的生命》,但苏联政府又使它恢复原名。 格林卡这出歌剧,以英雄伊凡·苏萨宁为题材,描述苏萨宁自波兰人手中,解救沙皇的故事。新鲜的音乐、洋溢着的爱国情操,并一面采用俄国波兰民谣旋律,一面运用意大利的抒情调为媒介,公演时获得巨大的成功与赞誉。这部歌剧是俄国民族音乐创始人格林卡开始开拓国民主义道路的最早作品,具有纪念碑式的意义。格林卡以前的俄罗斯音乐,如果除去俄国正教的音乐和民谣,几乎看不到俄罗斯色彩。以歌剧为中心的艺术音乐,不是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就是以意大利风格或手法写作的俄国作曲家作品。
格林卡是第一个将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交融而使之达到先进水平的作曲家,被视为“俄罗斯古典 音乐之父”。他的音乐以爱国主义的内容和质朴的民族形式相结合而著称,在歌剧、管弦乐、歌曲等重要领域为俄罗斯的音乐创作开辟了新路。他的歌剧,为俄罗斯的歌剧发展铺设了两条路线:一条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历史性题材,以《为沙皇献身》为代表;另一条是神话、传奇题材,以《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为代表。在器乐创作领域,还开创了标题性和民歌变奏性质的管弦乐道路。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富于生活气息。而他的艺术歌曲,是建立在城市小调的基础上,使之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此外,他还吸收异国情调和多民族音乐语言来丰富俄罗斯音乐形式,对日后的俄罗斯作曲家影响极大。
下面请欣赏由安东同学演奏的《苏北调变奏曲》和《婚礼之歌》_《伊凡·苏萨宁》!
安东的吹奏是不是很精彩呢~
但是怎么只有一首?????
今日小活动:
截止今晚24:00,若本条推送点赞数破30
就放出安东演奏《婚礼之歌》的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