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染天涯
何处不清佳
良辰好景
绿了山崖
妆了飞花
三五友人
品茶或叙话
不负春光
Painting by 故宫博物院
古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古代只称作“琴”,近代为区别于其他乐器,我们习惯于叫它“古琴”或“七弦琴”。而古琴艺术也有大量的音乐遗产和理论文献,还有保存完好的几百年乃至一千多年的良琴至今。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国风》中就提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而《诗经》是两千五百年前成书的。古琴从产生到流行于人民之中并被写入诗中,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说它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是比较符合历史发展和实际的。
文字谱与减字谱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琴谱是减字谱,减字谱又称指法谱,是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而最早的琴谱是一种文字的形式,隋代丘明所传《幽兰》一曲是现存唯一的一件唐人手抄的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字把演奏过程逐一写下来的古琴专用谱,是世界最早的乐谱。此谱传到日本,被日本视为国宝,清代晚期才有复制本传回我国。唐代时琴家曹柔在文字谱的准备之下改进形成“减字谱”,把演奏指法的名称、术语化减成笔画很少的类似符号的字谱,沿用至今,使大量古琴曲目流传下来。
而与古琴地位相当的乐器,在中国传统音乐史上是很难再找到第二样的。一方面,它有最纯粹的乐器属性,另一方面,它又是内涵最为复杂的乐器,没有任何一种乐器能像它一样被冠以“琴德”“琴学”“琴道”的称号,甚至成为一类人、一个阶层必修的技艺和象征标志。而这个阶层就是“士”。
“士”这个词,最初仅仅用来指商周时的受上流社会知识文化的熏陶的下层贵族,非平民,也与王室贵胄有所区别,这种微妙的距离感使他们成为统治核心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缓冲地带。随着时代的流变,贵族与非贵族的门槛渐渐模糊消解,凡是一德一艺者皆可称士,成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只有对思想和学识的要求保留了下来。
我们在古代文献中常常可以读到的一个场景就是:三五名士齐聚一堂,或饮酒诵诗,或操缦引弦,沉吟一曲。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也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理想,就是达到“天人合一”,古琴的所有构造都来自人对自然满怀敬意的认知。比如琴身各部位的长度和琴弦的数量,都有其特殊的意义,谓之“琴长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数。厚寸有八,象三六数。广六寸,象六律。上圆而敛,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广下狭,法尊卑之礼。琴隐长四十五分,隐以前长八分。五弦,第一弦为宫,其次商、角、徵、羽。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为少宫、少商。下徵七弦,总会枢极。琴七弦,足以通万物而考治乱也。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之首。” 古时候人们根据乐器的材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其中以丝音最为细腻深密,最合表达人心之思、人情之状。而丝音之中,以琴为上首。
而十三个徽位,是效法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琴的散音、泛音、按音三种基本音色,象征大地、天籁、人声。可以说,琴虽不大,但通体上下都凝聚着来源于天地自然的法则,包纳了整个宇宙。
这种既来源于自然,又连通着人类精神世界的特性,使得抚琴的过程,是一个物我互相渗透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深入认识自我,了解本心的过程。进而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自然相处,以及如何自处。这种人生境界被儒家成为“与天地同和”或“中和”,而“中和”同时也是古往今来对琴乐的至高境界的最佳赞美。
说到“中和”,我们再来说一下传统音乐中的“大音希声”,对于大多数初次接触古琴曲的听众来说呢,古琴音乐也许会令人失望,用它来愉悦别人似乎不够热闹,来愉悦自己似乎又平添寂寥。而这种平淡无奇的演奏风格,却恰恰是琴道的最高旨归。这在力求创新变化的音乐历史中是独树一帜的。
事实上,这归功于中国美学中一贯存在的“淡美”的思潮,影响中国美学根基的《庄子》书中这样说:“淡而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故...虚无恬淡,乃合天德。”这里的淡并不是寡然无味,正所谓“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比如七色的光融合唯一之后我们看到的就是一束白光,而淡的意义,就是以自身的古拙和质朴的形式,唤起人们心中最纯粹的感知能力。所以,只有在“淡”的心境下,人才能体会到事物最本真的面貌。以这样的心胸和情感去关照我们身处的世界,返璞归真。而琴的声音温和内省,对于酷爱它的人,这种简单、低沉、通透的音色,是能在瞬间归复为与琴音一样的冷静安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