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全国掀起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高潮,,解决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1953年春,国家直属文化团体纷纷下乡深入到全国各地演出,,经省委研究来到沙河县(今沙河市)册井村。
册井村地处太行山东麓边缘,距县城40多公里,是革命老区,也是工委、公社的所在地,人口6000多人,是沙河最大的自然村和行政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都是革命根据地,刘邓大军长期在此地活动,为中国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家纷纷奔走相告,欢愉之情不可言谕。
,这次下乡由著名演员李幻、方天晓带队,全团共60多名演职人员,可谓阵容强大,行当齐全,带来的剧目有《夺印》《朝阳沟》《三月三》《箭杆河边》等,演出的地点在册井戏院,砖木结构舞台,竹席为棚,长木板为凳,可容纳1500余人。演出时人员爆棚,最多时达到2000人,演出的时间约4至5天。,给观众带来新的理念和视觉冲击。李幻扮演的何支书高大伟岸、一腔正气,音韵晗扮演的赖菜花风骚丰腴、扭腔作态,姜宇人扮演的银环青春靓丽、生动可爱,方晓天扮演的银环娘面目慈祥,落落大方,扮演栓保妹妹的演员虽已三十多岁,但舞台形象仍是十二三岁的小孩子……这些不同的舞台形象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出结束后,社员在田间地头休息时,不少人会捏住嗓子、扭动腰肢喊起“何支书吃饺子”,引得社员们捧腹大笑。时隔55年,马增阳同志仍会学唱赖菜花的唱段:“提起胡素芳恨得我牙根痒,何支书派她当粮仓员,气死我老娘……”
上世纪六十年代,地方剧团设备一般很简陋,少有布景等设施,,不但有灯光设施,而且有电打布景,特别是文武场吸纳了不少西洋乐器,小提琴、大提琴、长号、黑管等应有尽有。伴奏时而管弦齐鸣如天马行空,时而如小溪流水潺潺动听,时而声音低沉如秋虫低鸣,时而如江河波涛一波未平一波又作。《夺印》中现代化的闪电雷鸣,《三月三》中逼真的枪炮声,都让观众惊心魂魄;《朝阳沟》的叠峦翠嶂,层层梯田,桃红柳绿,使大家如临仙境。这些演出效果使大家眼界大开,得到前所未有的艺术享受,感知到现代科技给戏剧带来的变革和提升。
,而且穿着入时前卫,男同志大多带鸭舌帽,身穿各色风衣,身姿挺拔,如玉树临风;女同志大多烫发,身穿苏式双排扣的掩襟小袄,脖子系着各色沙巾,走起路来风姿绰约,婷婷袅袅。走到那里都会引来人们的驻足观看,一片啧啧赞叹之声。册井人自认是大村,以曾看过武安平调落子的武鸿凤,邯郸东风豫剧团的胡小凤、牛淑贤,邢台豫剧团的郭兰枝、郭兰凤、常年来,邢台梆子剧团的谷艳秋等著名演员的戏而感到自豪,,才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艺无止境了。中小学生们对演员喜爱得更是不得了,走到那里追到那里,心甘情愿当引导员、服务员,看了前台看后台,看了前场赶后场,演出结束都谢幕了,仍久久不肯离去——这就是老区最早的追星族吧。
,白天利用一切时间,进行访贫问苦,体验农村生活。在走访座谈中,演员音韵晗得知一个叫梅根方的少年,给生产队放牛认真负责,早起晚归,把牛养得溜圆肥胖。为掌握养牛技术,晚上与牛睡在一起,任何人使役都不能打牛。谁如果打了牛,梅根方必找到谁家中跟他说事。音韵晗把梅根方事迹写成报导,。舞美工作者多次深入到东门、南桥、民宅及野外进行写生,以丰富舞台布景的素材。笔者曾亲自看到他们画出一幅幅美丽漂亮的画卷。
册井村俱乐部在沙河小有名气,不但有20多名演员,而且还有较高水平的乐队,在邢台地区文化汇演中多次获奖。特别是李碧元老师(后到邢台日报任美术编辑)到册井任文化馆长后,演员们得到李老师的指导后,表演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不但能演快板、山东柳琴等应时作品,还能演《瑞云》《柜中缘》《桃花庵》这样的整本戏。李幻、方晓天等领导主动给他指导工作,还排演了《箭杆河边》折子戏,与他们同台演出。多少年过去了,当时俱乐部成员解双喜、李有信等人每当谈起此事,都有一种难以掩饰的自豪。
,在领导安排下,到北岭地参加一场锄棉花地的劳动,老农认真地教,演员们认真地学,使演员们真正地体会到“前腿弓,后腿蹬,把脚步放稳劲使匀,草死苗好土发松”的劳动感受。在劳动间隙,演员们不顾劳累主动给社员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社员都是向阳花》等优秀歌曲,使社员们听得真真切切,赢得了广大社员的阵阵掌声。歌声、笑声溶入到和畅春风里,飘到远处,山醉了,河醉了,人也醉了。
册井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叫胡正德,原籍是四川江油县胡家湾,1933年在川陕参加红四军,曾三过雪山草地,多次负伤,历经千难万险到达陕北。1937年红军改为八路军奉命转战山西、河北抗击日寇,再次负伤,被组织安排到沙河县独立营任管理员,并到册井养伤,后娶妻成家,入籍册井。他平时不断给学生讲红军长征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著名的校外辅导员。,率主要演员到胡正德家中慰问,先是进门打扫卫生,然后聆听胡老讲述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并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演唱会。演员们为老人唱了《十送红军》《人说山西好风光》《二狼山》等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东南街群众得知剧院在此演出,纷纷赶来,刹那间挤满了一院子人。小孩们看不见,干脆上到房上。演出时,随团记者拍了几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可惜因年代久远,或因相关人员谢世,大多照片找不到了,只留下一张与演员的合影照。岁月的流失,尘世的积累,照片都发黄了,但掩饰不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黄金价值。
,聆听胡老讲述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并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演唱会,这是演员们与胡老的合影
人间四月天,是春种和春管的重要时节,册井村为保证农业、人口饮水之需,村北红土沟旱池放满了水库引来的水。西北街大姑娘、小媳妇趁着一早一晚,到池边洗衣服。那时的旱池没有经过整修,呈锅形结构,红胶泥为堰为底,人一旦落水必死无异,之前曾有一青年落水死于池中。某日一早,刚满十岁的小姑娘解小秀来水池边洗衣服,不小心踩空石头,滑入水中,并在水中拼命挣扎,结果越漂越远,越沉越深,命悬一线。在旁边洗衣服的两个妇女忙喊救命。这时,正在池边练功的黑管演员王成祥听到呼救声,飞奔而来,一个猛子扎进水中,并迅速地抓住小秀衣服,奋力游回池边,把小秀托出水面。闻讯而来的社员急忙抱起小秀,飞快地送到医院,经抢救安然无恙。小秀的家人几次致谢,但王成祥都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谢!”歌剧舞剧院演员救人事迹迅速在南川村民中传开,大家都记住了“王成祥”这个名字。张月民先生在撰写《册井村志》时,把这一故事记入大事记中。
1963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老百姓缺衣短食,实行低指标“瓜菜代”,生活非常艰难,不少社员得了浮肿,个别人因饥饿而丧命。册井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像接待当年的八路军一样,,筹足了粮食和生活用品,并杀猪宰羊让演员吃上可口的猪肉炖粉条及一咬一块肉一口油的饺子。这些饭菜,在现在看来再普通不过了,但在那个困难时期,都挨饿,李敏、李纳都吃不上肉,演员们能吃上这样地道的饱含老区人民热情的饭菜也是非常激动的。剧院到册井演出虽然只有几天,但结下的友谊却天高地厚、弥久而新。剧院走的时候,广大干部群众自发地到村边送行,饱含热泪与演员一一握手话别。汽车开远了,看不见了,人们仍伫立村边久久不肯离去。大家记得,剧院走的时候,院院领导和演员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还会再来的,还会再来的……
55年过去了,老区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日演出地点和活动场所也几经改建,,与演员结下深厚友谊及对演员热忱怀念没有变,,而何日忘之……”
来源:微沙河(wsha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