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种类 >77岁云南民族乐器非遗传承人薛文安 免费教育红小学的孩子们学习钢片琴

77岁云南民族乐器非遗传承人薛文安 免费教育红小学的孩子们学习钢片琴

2022-04-13 01:14:02


每周三走进昆明市西山区育红小学综合楼的音乐教室,总能听到一种独特的乐器声。从去年春季学期开始,育红小学便将两个年级的音乐课加入了钢片琴学习。

钢片琴是傣族宫廷音乐的乐器,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孔雀舞的主要伴奏乐器。经过云南民族乐器非遗传承人薛文安的改良,目前有13块琴片,用小木槌敲击便能敲出音律。

而77岁的薛文安也是育红小学钢片琴课的外聘老师,他制作了30台改良后的钢片琴,免费到校教学,希望将非遗乐器传承下去。

乐器进校园

每周都要学“非遗”

每周三上午10点25分,育红小学四年级4班的学生们都要来到音乐教室,上他们十分期待的钢片琴课。这节课的老师薛文安已经77岁了,是云南民族乐器非遗传承人,也改良了云南多个少数民族的乐器。退休后,他在云南民族村工作,希望将所研究的民族乐器继续传承下去。每周三休息时,还专门到育红小学免费为学生上课,而且带来了30台钢片琴。

钢片琴在傣语中叫“嘣咚”,是傣族古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一般用于室内宴饮表演。钢片琴一头稍大、一头稍小,传统的钢片琴共有18~22块钢片。演奏者用两个小木槌敲击钢片,便能敲出音律。但传统的钢片琴能够演奏的乐曲相当有限,基本上只能演奏一些傣族宫廷音乐。

薛文安介绍,钢片琴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1000多年前从东南亚传到了云南傣族地区。“我最早接触钢片琴是在1988年,当时加入了云南省乐器改良小组。”薛文安说,为了让这个乐器更容易传播,便将它进行了改良。“改良过的钢片琴有13块琴片,能演奏很多乐曲,而小学生也很容易学会。要将非遗乐器传承下去,就一定要进入校园和课堂。”

有趣又简单

还能帮助学音乐

经过一年左右的学习,目前育红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学习过钢片琴的学生,已经能熟练地演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乐曲,而且在学校多个活动上都进行了展演。每周三的音乐课,更是让孩子们非常期待。

四年级4班女生冯沁宜说,“这种乐器声音非常好听,学起来也很有趣,而且其他学校的同学都没有学过。学习钢片琴,音乐课更好玩了,而且对我们音准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我唱歌都不太会跑调了。”

薛文安说,钢片琴是固定的音高,又是国际标准,所以对学习音乐很有帮助。育红小学音乐教师范老师也表示,钢片琴的引入,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乐器。不仅孩子们喜欢,家长们也非常支持。

小学特色课

有乐器还有滇剧

在小学里推广已有千年历史的民族宫廷乐器,薛文安坦言,其实自己也还在摸索。“现在打算把琴片增加到14块,让音色更丰富。还想在演奏音乐的同时加入舞蹈,让孩子们排个节目。之后,希望歌舞乐能一起进行表演,”除了保护传承云南民间民族文化,薛文安也希望把自己多年研究出来的东西传承给下一代。

对昆明小学生来说,特色课程早已不是新鲜事。许多小学都开设了钢琴、非洲鼓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音乐,在实践中全面发展。但在各所小学的诸多特色课程中,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还是少数。

除了育红小学的民族乐器课堂,五华区文林小学自2014年底就与昆明市文化馆联合开展了“滇剧进校园”活动。滇剧传承人每周二下午都会来到学校,教孩子们了解滇剧、演唱滇剧,同样深受学生喜爱。

来源:春城晚报记者 李思家 文 王宇衡 摄


责任编辑;吴亚



春晚公益联盟,作为春城晚报开放式公益平台,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我们以“真善美”为核心理念,面向全社会寻找、传播凡人善举,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型公益活动,带动更多人关注、投身公益,传递社会正能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