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种类 >非遗地图|乐器制作技艺(一)——汉族民族乐器

非遗地图|乐器制作技艺(一)——汉族民族乐器

2022-06-20 04:05:37


古往今来,凡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赛会,或宫廷、、军事和宗教活动,都要演奏民族乐器。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长子响铜乐器制造技艺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是典型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通过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需要学徒自身悟性和长期实践才能掌握,很多工序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尤其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定音技术更是如此。这些制作技艺是汉族民间匠人在长期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是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


起源



长子县享有“铜乐器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最早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长子县手工制造响铜乐器的历史悠久,唐贞观元年(627年),在今长子县西南呈村所在区域范围的手工铜业作坊制作的响铜乐器就已遍及各地,享誉天下。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南侧。尽管在太行山与太岳山之间,但是交通便利,利于响铜乐器的贸易输出。长子地区有古老悠久的汉族传统文化,相传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等汉族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都发生于此,几千年的时光酝酿了响铜乐器发展的丰厚文化土壤。


特色



  长子响铜乐器与地方戏剧、宗教音乐关系密切。乐器适合于晋剧、京剧、评剧、梆子腔等戏曲和道教、音乐伴奏。地方戏剧和宗教的多样性使响铜乐器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



  由于响铜乐器的工艺制作习艺周期长,体力劳动强度大,年轻人多已不愿学习,已经濒临后继无人的惨淡局面。再加之经济利益的驱使,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正在不断取代汉族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乐器日益缺乏丰备的人文积淀,缺乏艺术审美。响铜乐器正在逐渐丢失古老的文化传承。


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



“蔡福美鼓铺”创立于乾隆初年(1740年左右),代代相传至今已有200多年。最初在龙溪县(今漳州市芗城区马公庙一带)以制斗(十五市斤圆斗)闻名。福建省各寺庙使用的鼓,八成以上都是这里制作的。已故的蔡龙潭老艺人与他的祖辈,在海峡两岸制鼓界颇有名气,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享有“鼓神仙”之雅称。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于2008年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蔡福美鼓铺由蔡龙潭的长孙蔡志强接掌传承。



在鼓膜的制作上,蔡福美鼓铺的师傅们经长期研制对比,确认唯有南方水牛皮特有的韧性最适合。虽说这样投入成本高,却有别于其他鼓铺。制皮师傅将收购回来的牛皮摊在地上,依着所需鼓皮的尺寸大小剪裁。剪裁好了之后,则要将牛皮浸在滚烫的热水中浸泡,再捞出来放入冷水中,便于剔除牛毛。通常,冬天摊在地上晾晒,夏天则披在墙上使其自然晾干。



一个鼓的好坏,通常在处理牛皮时就已经决定了。生牛皮内面有一层厚厚的脂肪,要进行削脂。牛皮要削得均匀,而且厚度要在1公分左右,中间薄而四周厚,音色才会准确。制鼓师傅削牛皮的手法看似很熟练,好像很简单,这可要累积几十年的功夫,如果是新手削得厚薄不一,鼓皮很容易破掉,用不了多久的。牛皮削好得趁湿在鼓边上用铁制的副眼打洞,以便串上麻绳,在鼓桶上绞紧,待完全晒干透之后,鼓膜才算完成。



蒙鼓也叫绷鼓、套皮。蒙鼓是制鼓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因为要绷得好,鼓才能打得响亮耐用。制鼓师傅将晒干的鼓皮用钉锤将原来的洞眼变大,以便串上麻绳、短棍。将鼓膜绷紧的同时,制鼓师傅不时用鼓槌槌打鼓面,或者用水使牛皮软化,使干硬的鼓膜变松弛、变柔韧,同时也绷得更密实。有时一些较大的鼓,还要制鼓师傅爬到鼓面上跳鼓,制鼓师傅跳着一定的步伐与节奏,用脚的力道及全身的力量,使鼓面更柔韧。



绷鼓完毕之后,要在鼓面拓上“蔡福美”的厂号,有时应客户个别的需求,在鼓身上不同颜色的漆,上漆时还要做补土的工作,这样上完漆之后,鼓身才会又滑又亮,最后装上铜钉装饰,鼓的制作就算完成了。生产出的大鼓出厂时还要有专人到鼓面上用脚踩磨,这样能尽量拉开牛皮,客户购买并使用一段时间后,仍能保持音色不变,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


苏州乐器制作技艺



2008年6月14日,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为907号。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乐器造型简练优美、结构合理、做工精巧、音色纯净,为历代音乐爱好者所喜爱。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民族乐器制作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蜚声中外,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地方风格。其代表作有二胡、阮、古筝、琵琶与恢复失传的箜篌、编钟,还有冠以“苏”字的“苏笛”、“苏箫”、“苏锣”、“苏鼓”等。



苏州民族乐器的制作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十分发达,为青铜乐器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1964年,江苏六合程家桥东周墓出土了“臧孙”编钟九枚,正面有铭文,其中有“攻吾欠”两字,据考证“攻吾欠”即“勾吴”,这组编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吴地乐器。从1991年在吴县长桥镇长桥村的一处战国墓葬中首次出土的一件在国内也极为罕见的木漆古琴(七弦琴)来看,早在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先秦时期的吴地先民就有着自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了。





手艺君有话说:

请大家在阅读后随手点赞

以示鼓励~

欢迎转发和评论

好手艺 世代相传

欢迎投稿

讲述你身边的手艺故事

投稿请将图文发至



邮箱3396076334@QQ.COM

或添加微信YOUSHIHOUHWW1991


戳原文,有惊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