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福美鼓铺”创立于乾隆初年(1740年左右),代代相传至今已有200多年。最初在龙溪县(今漳州市芗城区马公庙一带)以制斗(十五市斤圆斗)闻名。福建省各寺庙使用的鼓,八成以上都是这里制作的。已故的蔡龙潭老艺人与他的祖辈,在海峡两岸制鼓界颇有名气,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享有“鼓神仙”之雅称。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于2008年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蔡福美鼓铺由蔡龙潭的长孙蔡志强接掌传承。
在鼓膜的制作上,蔡福美鼓铺的师傅们经长期研制对比,确认唯有南方水牛皮特有的韧性最适合。虽说这样投入成本高,却有别于其他鼓铺。制皮师傅将收购回来的牛皮摊在地上,依着所需鼓皮的尺寸大小剪裁。剪裁好了之后,则要将牛皮浸在滚烫的热水中浸泡,再捞出来放入冷水中,便于剔除牛毛。通常,冬天摊在地上晾晒,夏天则披在墙上使其自然晾干。
一个鼓的好坏,通常在处理牛皮时就已经决定了。生牛皮内面有一层厚厚的脂肪,要进行削脂。牛皮要削得均匀,而且厚度要在1公分左右,中间薄而四周厚,音色才会准确。制鼓师傅削牛皮的手法看似很熟练,好像很简单,这可要累积几十年的功夫,如果是新手削得厚薄不一,鼓皮很容易破掉,用不了多久的。牛皮削好得趁湿在鼓边上用铁制的副眼打洞,以便串上麻绳,在鼓桶上绞紧,待完全晒干透之后,鼓膜才算完成。
蒙鼓也叫绷鼓、套皮。蒙鼓是制鼓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因为要绷得好,鼓才能打得响亮耐用。制鼓师傅将晒干的鼓皮用钉锤将原来的洞眼变大,以便串上麻绳、短棍。将鼓膜绷紧的同时,制鼓师傅不时用鼓槌槌打鼓面,或者用水使牛皮软化,使干硬的鼓膜变松弛、变柔韧,同时也绷得更密实。有时一些较大的鼓,还要制鼓师傅爬到鼓面上跳鼓,制鼓师傅跳着一定的步伐与节奏,用脚的力道及全身的力量,使鼓面更柔韧。
绷鼓完毕之后,要在鼓面拓上“蔡福美”的厂号,有时应客户个别的需求,在鼓身上不同颜色的漆,上漆时还要做补土的工作,这样上完漆之后,鼓身才会又滑又亮,最后装上铜钉装饰,鼓的制作就算完成了。生产出的大鼓出厂时还要有专人到鼓面上用脚踩磨,这样能尽量拉开牛皮,客户购买并使用一段时间后,仍能保持音色不变,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