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乐器种类 >为学日新 | 艺日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音乐欣赏之鼓】

为学日新 | 艺日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音乐欣赏之鼓】

2022-07-04 04:25:54




原文


今之箫管,乃是古之笛,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

-------《朱子语类·乐》

 

箫历史悠久,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


箫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中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现存浙江博物馆)。这批骨哨是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将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后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们长7厘米左右,管径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开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几个音来,于是就形成了骨哨。尽管考古学家们称之为骨哨,但从它的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一比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骨哨应该就是箫笛的鼻祖呢?无怪今天有许多管乐大师们都认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干脆称它为“骨笛”。那么用竹子做的吹奏乐器又是什么年代形成的呢?《吕氏春秋》中写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管”的记载。据说远古时期气候较暖,中国黄河流域遍长竹子,只是因为后来气候变化,竹子的生长线才南迁到长江流域。伶伦伐竹为管的记载,充分说明了用竹子做乐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了。据传,后人将伶伦所订的律管编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箫。


在虞舜时代,曾出现过一部称之为“箾韶”的古代乐舞,“箾”即是今天的“箫”字。因为这部乐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箫来演奏的,所以我们认为《韶》的演奏使箫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的古代乐舞,它共分为“九成”(九段音乐),用“籥”伴奏,又称为“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箫的前身。由此可见从《箾韶》到《大夏》,箫曾在中国音乐史上经历过多年的辉煌时代。周代,曾将我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它们分别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竹”就是指箫和篪。自从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箫做为古代乐器的实物才得以我们亲眼所见。因此提起“丝竹”二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种乐器。


唐代以前指多管“箫”,即“排箫”。


单管箫的管体一般呈圆柱形,通常有68个侧指孔,吹奏时,用手指按孔,可控制不同音高。多管箫为每管一音,无侧孔。排箫的称呼最初见于唐代赵璘的《因话录》,《元史》中正式称多管“箫”为“排箫”。


现今单管箫,称“洞箫”。

  【音乐欣赏】

https://y.qq.com/portal/player.html



艺  日

《集韵》:“埶,种也。或作艺。”是知艺本种植,引为技艺。孔门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又曰:“游于艺。”游者游玩、神游,谓技艺之纯熟,可出于矩镬,《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技进乎道”,适为注脚。艺必期于雅玩神游,故流为书、画、琴、茶、棋诸事。


按孔门游艺,则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是知艺为末为用,而必本于道。揆诸先贤,体用不二,何尝舍道言艺,舍艺言道也哉!夫长康写照,后阿堵以传神,宗炳命操,令众山以群响,张巅脱帽以奉书,苏子煎茶而贮月,皆有应于天地,激荡于性情也。艺之所游,充实脏腑,愉悦性灵,或有契于天道人伦者,亦活泼自得,故《四库全书》次入子部,以为学问之余事。近世蔡孑民倡“以美育代宗教”,欲寄魂灵于舞乐;王畅安特京城名少,而雅玩于琴、画、家具、鹰、鸽、蟋蟀、松竹等,竟以名家,庶几小道通于大达。然则师成心而益私欲,未有若今世者,是知解衣般礴,逍遥于广漠之野,岂余事也哉!




文字:履霜、庄亮亮

编辑:魏敏

责任编辑:李伟

蓝MEI工作室  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