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大吕谱新意,管弦丝竹会知音。
民族文化传经典,中华古乐千年情。
(地点:宝安中心区海韵学校 时间:4月18日10:30—12:00)
一、导语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这些有着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里,其中就包括了音乐文化。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如果五十六个民族的语言汇在一起,那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音响”效果呢?肯定交流不易,所以就必须有共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的工具“汉语”。但由于地方习惯及发音语调的不标准又难免会出现交流困难,怎么办,那就只有通过另一种表达方式“音乐”。音乐是当语言没法表达时的最好工具。那么音乐是如何产生,又是通过什么产生的呢?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可形象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起源于劳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每个民族的音乐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其中,民间音乐占有重要地位。音乐也是表演艺术,必须通过演唱、演奏,才能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其基本表现手段为旋律和节奏,其它重要表现手段有和声、复调、管弦乐法等。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二大类,也可按体裁、形式分为歌曲、合唱、交响曲以及丝竹、吹打、说唱音乐等。音乐是通过人的歌唱和乐器的演奏,也可以说是物体通过有规律的振动而产生的一种音响。有“乐音”和“噪音”之分。所谓“乐音”就是指听起来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相反则为“噪音”。
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就有五十六种民族文化,也有上千种民族乐器,其中,能见和有记载的吹奏乐器就有上百种。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产生音乐的“工具”之一的古代吹奏乐器。
二、乐器介绍及作品欣赏
1、埙
埙,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吹奏乐器,用土制作而成。器型大的称为“雅埙”,器型小的称为“颂埙”。距今有八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作人类乐器的始祖,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实物之一,属于我国古代“金、石、丝、匏、土、革、木”八音中的土类。
埙的音色古朴浑厚、婉转迷人,古人称“阴音”,因常与音色明亮、高亢而称为“阳音”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故在我国的第一部《诗经》中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之说,以象征兄弟和睦之意。
人类乐器的始祖“古埙”,从一个音孔只能模仿动物求偶声的狩猎工具发展到十四音孔、能发出悠悠清音、演奏感人肺腑和登上大雅之堂的乐器,这其间经历了八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今天,它终于走出了历史的深深峡谷,焕发了青春的光华。
埙:《苏武牧羊》
西汉时,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单于派汉朝叛使、被单于封为丁灵王的卫律前来诱降。卫律说:"苏先生,我从前背叛汉朝归降匈奴,受到单于大恩,封我为丁灵王,拥有数万奴隶,马匹、牲畜漫山遍野。你今天投降了,明天也和我一样富贵,若白白地流血牺牲,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怒斥道: "卫律,你身为汉民,不顾恩义,,你虽然能得逞于一时,最终却逃脱不了天地良心的审判。"
卫律见苏武不屈服,只得向单于报告。单于见苏武很有气节,十分钦佩,更想招降他。于是把苏武囚禁在一个大地窖里,不给饮食,苏武只得嚼雪止渴,用毡毛充饥。后来单于又将苏武移到北海荒无人烟的地方,逼迫他牧羊。北海在今苏联境内的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苏武到了北海,匈奴停止了对他的食物供应,他只得觅野鼠掘草根充饥。在这荒漠上,除了丛生的野草,就是漫天的风雪,终年见不到一个人影。苏武抱着代表汉廷的旄节牧羊,无论坐卧行走都拿着汉节。岁月一天天流逝,节杆上缀的三重旄牛尾都落尽了。
十九年过去了,苏武历尽艰辛,终于回到自己的祖国。他出使还是壮年,及至归国,头发胡须全白了。岁月改变了他的容颜,却改变不了他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
2、篪
篪,古代乐器、(刚才介绍埙的时候已提及过),它和埙一样,在春秋战国时候就已广泛使用,在《诗经》、《楚辞》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它一般是用竹制作而成,在唐朝、宋朝以后就不在民间流传使用,只用于宫廷雅乐给皇帝及王大臣们等演奏。它的制作不同于笛子,其吹孔和指孔不在一个平面上;“有底”,即两端都是封闭的。
篪:《阳关三叠》
根据唐代诗人王维为送友人去关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谱入琴曲后又增添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情调。曲谱最早见于《渐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从音乐角度说,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 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大跳,和“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3、洞箫
洞箫,吹奏乐器,也称洞箫,单管、竖吹。在汉代的陶佣和北魏云石窟的雕刻中已有吹箫的形象。唐代时期的尺八,可能是它的前身。(这里略带一下,日本人用的尺八,就是从我国唐代时期流传过去的,等一下我还会作专门介绍)。箫的音色十分典雅、悠扬和含蓄。无论在过去和现代都非常受人们喜爱。在历史上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关于箫的诗文。其中杜牧就有一首“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千古佳句。箫在它的流传和发展中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动人故事。比如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有一个女儿长得不但非常聪明漂亮而且擅长演奏乐器,深受他的喜爱。于是,他就想为其选一个配得上她的人做丈夫,但他的女儿不肯,她说:“要自己选,而且一定要选一个跟自己一样懂音乐的。”后来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箫吹得非常好的小伙子。这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还有在战争中,箫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汉代时期的苏武;还有楚汉相争时期的汉将张良用箫吹奏的《四面楚歌》,把楚霸王的八百子弟兵一夜间吹得人心渙散,最后才使刘邦取得了天下,还有众多武侠小说里也有不少关于箫与人的例子。像这些故事很多、很多。因此,说明箫的魅力和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在日常中,称箫的乐器有多种,比如:洞箫、琴箫、玉屏箫、排箫,还有少数民族地区的葫芦箫、侗箫、仙箫、扁箫、鼻箫、四孔箫等等。现在的箫一般是用竹制成的,也有木、石制成的。上端用竹节封口,在封口处开有一个半椭圆形的吹孔,管身开六个按音孔,亦有八个按音孔的。箫的音量较小、多用来独奏或合奏。
洞箫:《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汉族古琴名曲,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汉族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4、尺八
尺八古代乐器。唐代已出现,相传吕才善制此器(见《唐代书.吕才传》)。宋代尺八又称:“箫管”、“竖笛”、“中管”。陈炀《乐书》:“箫管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足黄钟一均声。或谓之尺八管,或谓之竖笛,或谓之中管。”日本奈良正仓院藏有我国唐代的尺八。今福建南曲中的洞箫,亦称尺八,与一般常用的箫相近,但管身略短而粗,可能是古代尺八之遗制。
尺八:《关山月》
5、排箫
排箫,古代吹奏乐器。原称箫。在《世本》里记载说是古代舜帝所造。由多根长短不一的竹管编扎而成。跟刚才大家见到的箫不同,洞箫是没底的,而排箫是有底的,它的音高是根据竹管的长短和底的高低来确定。竹管较短的其音则高,竹管较长的其音则低。因其形象凤凰的翅膀,所以在古代也有人把它称为“凤箫”。
在历史上,它有许多名字,如参差、云箫、凤箫等,也曾被叫做箫,但到了元朝,官方为区别于单管的箫管(洞箫),故把它命名为排箫。排箫一管发一音,管数不一,排箫由10至24根管组成。
古时的雌雄排箫常作合奏,互相衬托,有如男女声二重唱。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仍珍藏着中国唐代的两支排箫遗器。当时在《东大寺献物帐》上,则称作"甘竹律"。
排箫的音色纯美自然,宛若风的声音,就音色而言,更多的人喜欢把排箫归类为古典乐器,排箫音乐截然不同于嘈杂喧嚣的现代音乐,排箫声音如同天上的流云,超凡脱俗,人们习惯把排箫之音赞为"天籁之声"。
排箫:《平湖秋月》
这是广东抒情乐曲中的佳品。该曲以清新明快、悠扬华美的旋律,描写了杭州西湖的胜景之一“平湖秋月”皎洁秋月清辉下的西湖幽静迷人,秋夜景象平和、静谧,晚风轻拂、素月幽静。一潭平静的湖水,映照著一轮皎洁的秋月,碧空万里,波光闪烁,青山, 树,亭台,楼阁,在月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整个西湖好像是一个童话世界。乐曲奏出诗般的意境,也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渴望太平的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描绘出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与热爱。
6、龠
龠(yuè)中国古代管乐器。在吹众多奏乐器的演奏形式中有:横吹,直吹,斜吹。“横吹”的有笛子、篪等;“直吹”的有洞箫,尺八等。此二种吹法都是大家比较常见,而唯独“斜吹”这形式吹法,相信就很少见到了,更不知道它叫什么乐器。其实,“斜吹”这种器,就是历代典籍中记载的极为久远的,并被描述为“如笛”,“若笛”状的古龠一类乐器。据说是大禹治水时,一伙夫(即厨师)所发明。
关于龠的应用,古籍书中也有记载:辽代雅乐 八音“竹”乐器中有龠;金代雅乐之舞,“竹”乐器中有龠;而据元代史籍记载,龠当时仍在宫中使用;明代,龠既用于乐队,也用于乐舞;直到清代,龠仍是雅乐乐舞的重要舞具,主要用于祭祀乐舞。
龠:《孟姜女》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相传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天三夜不止,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
7、笛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春夜洛阳闻笛》。历代文人墨客写过许多吟颂笛子的诗词,并把笛子比作龙吟凤鸣,足见笛子的音乐魅力感人至深。
笛子,是我国一件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距今有七千多年的历史。笛子有曲笛、梆笛、倍大笛等多种。人们习惯把笛身较粗长的称作曲笛,曲笛音色浑厚柔和,秀丽圆润;另外一种为梆笛,它比曲笛的笛身细短,梆第的声音高亢明亮,铿锵有力。在我国,曲笛多流行于南方,梆笛多流行于北方。它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竹子制成,但也有用玉石、木等制作。因它是横着吹,所以又叫横笛。
梆笛:《喜相逢》
《喜相逢》是冯子存先生根据二人台牌子曲《碰梆子》改编而成,风格粗犷豪爽、热情奔放。该曲的原型最初是内蒙古的一首民间乐曲,后来被山西梆子和二人台吸收,并作为戏曲情节中的过场音乐曲牌。全曲采用分段变奏的形式,描写了亲人久别重逢时的喜悦心情。
8、大笛:《妆台秋思》
乐曲借昭君出塞怀念故国,抒发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怀。其实就是古人也并不是都把昭君出塞看作千古恨事。王安石在他的《明妃曲》中说道:"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与其在汉宫倍受冷落,倒不如远嫁匈奴得到知心夫婿。这是把"昭君怨"看做"昭君乐"的观点。在昭君庙周围的一首诗碣中甚至有"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的诗句,更进一步说和亲创造了边界的和平,昭君的功劳可与当时的名将卫青、霍去病相比。
9、洞箫:《清明上河图》
此曲是作曲家刘为光根据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画意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