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场音乐会,来欣赏品读古琴之“古”与古琴之“今”。
在这场音乐会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传统古琴名曲《流水》《离骚》《广陵散》,还能听到具有时代特点的古琴创新作品——交响乐《离骚》和交响诗《琴咏春秋》。
时光流转,万象更新。音乐家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最好方式就是音乐,用独特的音乐语言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足迹——这就是我们这场音乐会主题的最好的表达。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无需多言,这场音乐会,我们用音乐来回应时代;
今天的我们,藉由古琴,要交给历史一份怎样的答卷呢?请您驻足、静听……
——音乐制作人、著名艺术家郑济民先生
文 | 蕙妧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在线收听《琴咏春秋》之《咏梅》
古琴的前世与今生:乔珊琴韵
——访著名作曲/指挥家关乃忠先生、古琴演奏家乔珊女士
在这次的音乐会中,除了传统古琴曲目《流水》《离骚》《广陵散》之外,还将与交响乐团一起演奏两首古琴新作品:交响乐《离骚》和《琴咏春秋》。
古琴之“古”,与古琴之“今”
古琴的创新,一是形式上的“新”,除了常见的独奏、琴箫合奏的形式之外,既然古琴是一件乐器,它就有多种可能,可以和民族乐队、西洋交响乐团进行对话。
二是内容上的新。古琴新作品的创作,并不是古琴能弹什么写什么,而是需要作曲家运用对古琴特色的理解,表现新的创作内容和情感,又丰富了古琴的生命。
以《离骚》为例。这次我将演出两个不同版本的《离骚》,一首是晚唐陈康士根据爱国诗人屈原的长篇诗作《离骚》所写的传统琴曲。还有一首是交响乐《离骚》,这首曲子最早是1988年关乃忠先生写给李祥霆先生的。虽然与古曲同名、但是是协奏曲形式的新作品。
它完全迥异于传统的古琴曲,也不是古曲改编或是移植,它的主题来自于古琴,但是音乐的内容和语言都是新的。音乐创作手法基本是西洋交响乐曲式的写法,沿用了传统的曲式、和声,却和古琴原本一般性的表现不一样。在这里,乐队的整体架构和创作手法是西洋的,对于整个氛围有一个很好的烘托,延续并完整了整个作品。
古琴新作创作谈
一首新作品的诞生,既是作曲家的思想表达,又要依靠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二次创作。对于作曲家来说,既突出古琴特色,又要表达自己的创作特点;对于演奏家来说,要在和乐队的配合中,确定合适的指法,融入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更好地诠释和表现音乐作品。
比如《琴咏春秋》这首作品,是根据乔珊古琴演奏和琴歌演唱的特点而作。它既有诗词吟唱,也有古琴乐器的特性。借助了古琴音乐的素材,用唱词来表现音乐意境,如《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以音乐语言来描绘出曹操在那个特定情景下渴求贤才、“天下归心”的气魄。这里面用了琴曲《酒狂》的素材。
古琴新作品的创作难点,并不在于创作的技巧,而是在于作曲家是否了解古琴。能在新的音乐语言中,较好地表现出古琴的特色。而不是一味用新、奇、怪的演奏手法来遮盖掉古琴原有的艺术特点。
用音乐来书写历史、回应时代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的时代,那么在音乐上,也应当表现出这样的特性。在当今,古琴作为一种乐器,它的音乐性的表达,和民族乐队、西洋乐团的融合与发展,这是属于当下的音乐特点,也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古琴作品的创新,就算我们这一代不做,下一代人也必须要做。所以从我们这代开始,就必须要给后人留一些东西,不论这些作品将来在历史中被如何评价,后人在回顾这个时代和它的作品时是否认可。
我非常希望,我们的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学生,在演奏古曲的同时,也能多演奏一些新作品。因为社会在变化,人的审美在变化,一代一代年轻人在成长,他们接触的东西更广泛,审美更多元。要相信年轻人的判断力,更要相信我们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就像我们的京剧、昆曲仍然有大批年轻人喜欢。我们应当有这样一种自信,既不标新立异,也不固步自封。
我们有值得骄傲的历史,同样有光辉灿烂的未来。我们有责任留下我们对这个时代的理解和呼应,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与历史的对话。也许它们中会产生下一个世纪的经典,也许它们会成为未来“巨人肩膀”上的基石。
我们应当努力去创造这个时代的经典,同样地,我们也希望听到“批评的声音”,更希望“言之有物”。我们应当让后代知道,今天的古琴发展是什么样子,不管会被认可或是批评,要诚实地拿出我们对这个时代的回答。
2
音乐中的宏大叙事
文 | 蕙妧
古琴是我国传统的弹拨乐器,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典籍中,有“舜作五弦之琴,歌《南风》而天下治“,也就是说,无论古琴是否如传说般出自尧舜之手,至少在传统的意识里,有着崇高而神圣内涵的古琴,不止是一件乐器,还是一件具有教化民众、安顺天下的礼器。在西方乐器传入中国之前,“琴”这一名称是专指古琴的。
“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被列为“文人四艺”之首,《礼记》有云:“士无故不撤琴瑟“。这说明,上古贤君将它作为化育天下的圣器,文人志士将它作为修养身心的道器,礼乐文明的传统里将它作为兴国安邦的文化精魂的代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士文化的消亡,古琴在今天更多被还原为一件乐器,褪下了神秘的外衣。若细细溯洄琴史,琴器的流变史,也是一部文明的嬗变史。
曾几何时,当古琴渐渐剥落了旧日的荣光,甚至成为一种“音乐化石”被扫入历史的故纸堆中。它的每一个音符,从心底最深的罅隙中泛起,都像一种对昔日遗失文明的喟叹。
古人强调文以载道,文以弘道,每个时代都应当有符合自己的音乐作品。而《琴咏春秋》这部作品或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历史的深情回应。
整个作品分为四个乐章,并以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四首诗词有机串联。刘邦的《大风歌》、曹操的《短歌行》、, 雪》。
这些诗词的选择也颇有深意。因为历代琴人及其欣赏者,大都是文人。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士贵胄,他们遵循着达不离道、穷不失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士文化传统,承袭道统,泽被万民。无论是琴乐意象中的兰草、寒梅、青竹、鸥鹭,还是阳春白雪、高山流水、渔樵耕读……都与这一传统息息相关。
所以,整个音乐作品也始终充满着一种雄浑浩荡的崇高风格,追求着黄钟大吕的声调,不仅取材宏大,立意高远,而且气度辽阔,意蕴深沉。古琴在恢宏的艺术构思和浑厚遒劲的交响乐的烘托下,呈现出史诗般的大气磅礴;而点缀其间的诗词和琴歌吟唱,也在舒缓的旋律中娓娓道来,宛如徐徐舒展的心灵细节,给人物以生命,饱含阅尽世事的沧桑。
“和”是中国人最高的美学追求,“气韵”是艺术情致与生命之力的融合之美。当琴声与身心相应,大乐与天地同和,琴的福祉就不仅仅是取乐娱人的工具,它所奏响的,不仅是与生命气韵相连的祥泽,更是雄浑浩荡的华夏正音。
3
《古琴的前世与今生:乔珊琴韵》
演出时间:6月10日(周日)19:30
演出地点:上海交响乐团主厅
(复兴中路1380号 )
古琴/琴歌:乔珊
指挥/作曲:关迺忠
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
【演出曲目】
上半场
古琴曲《流水》
据《天闻阁琴谱》,管平湖演奏谱 许健记谱
古琴曲《离骚》
据《神奇秘谱》,管平湖打谱 王迪记谱
古琴曲《广陵散》
据《神奇秘谱》,管平湖打谱 王迪记谱
《离骚》(古琴与交响乐队)
作曲/指挥: 关迺忠
下半场
交响诗《琴咏春秋》(古琴与交响乐队)
作曲/指挥: 关迺忠
第一乐章 《大风歌》(词 刘邦)
第二乐章 《短歌行》(词 曹操)
第三乐章 《咏梅》(词 陆游、
第四乐章 《沁园春·雪》(词
小智还为大家争取到了6张价值380元的演出票,作为福利赠送给幸运粉丝,感谢的大家长久以来对静安文化微信公众号的支持~
抢票方式:后台直接回复“古琴+姓名+手机号码+收货地址”即可参与抽奖
抢票时间:报名截止到6月6日13:00
抽奖名额:6个(每人仅限一张)
开奖时间:6月6日
特别提示:本活动仅限上海地区